?近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了《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(2022—2035年)》(以下簡稱“綱要”),并發出通知,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。其中,多次提及海洋經濟發展相關內容。

一、在積極發展服務消費中提出:加快培育海島、郵輪、低空、沙漠等旅游業態。

二、持續推進重點領域補短板投資中提出:

加強中西部地區、沿江沿海戰略骨干通道建設,有序推進能力緊張通道升級擴容,加強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。

提升水運綜合優勢,在津冀沿海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推動構建世界級港口群,支持建設國際航運中心,加快長江等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建設。

在沿海缺水城市推動大型海水淡化設施建設。

三、在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中提出:積極拓展海洋經濟發展空間

四、在積極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中提出: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,規范有序發展海洋漁業。

五、在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中提出:積極發展公鐵水聯運、江海聯運和鐵路快運。

優化國際海運航線,強化國際航空貨運網絡,鞏固提升中歐班列等國際鐵路運輸組織,推動跨境公路運輸發展,支持優化海外倉全球布局,加快構建高效暢通的多元化國際物流干線通道,形成內外聯通、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。

六、在發揮對外開放對內需的促進作用提出: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,提高中歐班列開行質量,推動國際陸運貿易規則制定。推進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。

七、在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中提出:推動國內油氣增儲上產,加強陸海油氣開發。

 

《綱要》多次提及海洋經濟相關內容,充分體現了海洋經濟發展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定位,建議沿海地區以此為契機,立足當前,著眼長遠,將本地區海洋經濟發展與《綱要》緊密結合,強化海洋經濟發展在國家戰略、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的支撐作用,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

資料來源:新華社